文史丨血染之路:八路军南下支队转战汨罗
2025-07-29 11:54:5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张咪 | 作者:王三乐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2285

血染之路

——八路军南下支队转战汨罗

中共汨罗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 王三乐

1944年11月1日,毛主席(中)、朱德(左)、王震(右)等在延安东关机场检阅即将誓师出征的南下支队

战略行动

1944年,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重大变化,德国、日本法西斯面临最后崩溃。中国战场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,成为抗日救国的决定因素和中坚力量。党中央、毛主席审时度势,决定派出由王震任司令员、王首道任政委的5060人抗日游击纵队——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,南征湘鄂赣、湘粤赣,开辟南方敌后根据地。

是年11月9日,南下支队从陕西延安出发,先后经汾阳、平遥、泌水、洛阳、信阳、鄂城、通城、岳阳、长沙、湘潭、衡阳、郴州等,于1945年8月底到达广东南雄。途中,日本宣布投降。国民党调大军围堵,部队被迫奉命经江西、湖南重返鄂豫边新四军五师根据地。1946年6月下旬开始,与中原军区部队实施中原突围。9月27日,南下支队经陕南、陇东返回延安。此次南征,历时659天,行程27000余里,被毛主席誉为我党历史上“第二次长征”!

南征北返

南下支队1944年底从延安出发,经陕西、山西、河南,行程四千华里,于1945年1月29日到达湖北大梧山根据地,与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胜利会师。2月强渡长江,创建鄂南根据地。3月23日,南下支队到达湖南平江县沙铺里(南江镇),部队改番号为“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”。26日,部队在平江县城建立了湖南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——平江县抗日民主政府。7月,南下支队主力翻越汨罗玉池山,在长沙铜官抢渡湘江后南下。在到达衡阳时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蒋介石调集大军,在粤北到鄂南长达两千余里的战线上,对南下支队进行大规模的围追堵截。王震率部于8月17日被迫转入郴州桂东县八面山。27日,部队虽到达广东南雄县境五岭山区,但国民党联军三面包抄,南下支队无法与曾生领导的广东东江纵队会合,在湘粤赣边区建立根据地已不可能。29日,党中央电令南下支队挥师北返。

10月5日,南下支队进入礼山县与新四军第五师再次胜利会师,历时34天的北返结束。10月,南下支队恢复原番号359旅,并编入文建武任司令员的中原军区野战军第二纵队序列,履行保卫军区西部和北冀的任务。1946年6月,蒋介石公然撕毁国共两党停战协定,调集36万兵力,沿鄂、豫边界,以宣化店为中心,围歼中原军区。6月27日,359旅作为右路军,向西突围而出。毛主席指示彭德怀组织接应,并先后9次写信给习仲勋,指示陕甘宁边区接应王震所部。8月29日,在甘肃省镇原县屯子镇与彭德怀、习仲勋派来的晋绥联防军警三旅接应部队会师。

9月27日,359旅主力全部返回延安。29日,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欢迎大会,毛泽东、朱德、任弼时、林伯渠、彭德怀、贺龙等中央首长亲临祝捷,毛泽东高兴地说:“你们不怕困难,不怕牺牲,勇敢顽强,深入敌人心脏,敢于和敌人作斗争,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的围剿,胜利地返回延安。你们经历了第二次长征。”

湘北劲旅

为了确保主力部队安全顺利南下,王震、王首道派遣熟悉汨罗、湘阴情况的杨宗胜(汨罗籍)、吴光远(浏阳籍)率第六支队由湖北崇阳、通城先遣进驻湖南汨罗,创建湘东敌后游击区。

1945年4月2日,杨宗胜率领的南下六支队138人由平江桃花山到达汨罗神鼎山。7日进驻玉池山白鹤洞。5月,在白鹤洞建立中共湘阴县委和白鹤洞党支部、玉麓西北党支部。李成铁任县委书记,选举杨宗胜为县长、李成铁为副县长的湘阴县抗日民主政府,成立杨宗胜任司令员、吴光远(后熊晃)任政委的湘东军分区。南下六支队边开展武装斗争,边宣传延安党的统一战线政策,先后有长乐乡游凯、伪湘阴县县长左钦彝、长沙县板仓日伪“和平军”毕坊清率部弃暗投明,抗日游击队伍迅速扩充到3个大队万余人。成功创建以玉池山为中心,影响湘阴、汨罗、长沙、平江、浏阳广大地区的湘东抗日根据地。部队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生产,帮扶困难群众,使湘阴地区出现了军民一家团结抗日的大好局面。汨罗有7千余人参加了八路军,其中大部北返参加中原游击战争,余部留守湘北,继续开展游击战争,直至汨罗、湘阴等解放。

湘东抗日根据地,是中国共产党、八路军在长江以南创建的代表性敌后抗日根据地。自4月初创建,至9月底主力部队北返,历时5个月,如同一把尖刀,直插日寇和国民党顽军心脏。根据地人民,在毛主席和红军离开湖南10年后,重新找到了主心骨,看到了航标塔,湘北民主革命再燃烈火,成为湖南抗战的一面旗帜,也历练了张春林、罗振坤、任纪汉、李成铁、龙瓒、吴剑真等一批湘籍干部,为湘阴、汨罗甚至湖南和平解放播下革命火种。南下支队在湘北地区屡战屡胜,特别是王震、王首道率主力三次到汨罗,期间指挥三、四、五、六支队,在智峰山区得胜寨一带合击王翦波顽军5百余人,极大震慑了湘北顽军。杨宗胜领导的六支队驰骋粤汉铁路、岳长公路,纵跃玉池山、桃花山,奋楫湘江、汨罗江,成为湘北一支抗日劲旅,沉重打击了日寇、日伪和顽军,有力地配合湖南的抗战。1945年10月3日,王震、王首道在湖北黄安召开北返总结会上,高度赞扬六支队:坚决执行了党的决议,运用毛主席的军事策略,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任务。

南征精神

南征战略行动虽然没最终实现预定目标,但全体指战员以无比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革命斗志,在黄河两岸、大江南北,战胜了种种围追堵截,冲破了重重艰难险阻,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,对国民党顽军进行了有理、有利、有节的斗争和英勇不屈的抗击,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我们要始终坚持和发扬南下支队“坚定信仰,依靠人民,不怕困难,不怕牺牲,敢于斗争,坚韧不拔,百折不回”的崇高革命精神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砥砺初心,高举旗帜,奋力前行,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。

责编:张咪
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专题
精选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